风心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汇聚新动能跃迁正当时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专业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走进“塞上江南”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一派业兴、民富、景美的现代化生态田园景象映入眼帘:一个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城乡之间铺展,一幢幢崭新舒适的砖瓦房错落有致,一排排标准化种植大棚整齐排列……


  在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查干敖包嘎查,随着智慧牧场的覆盖,牧民乌兰其其格正在用家里的电视,通过视频互医院的医生问诊。


  “去年我家纯收入20多万元,现在牧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乌兰其其格说。


  牧民口中的“越来越好”,是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例证。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为内蒙古确立的“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无论是粮食产量达到56.2亿斤、肉羊饲养量稳定在万只以上、新增高标准农田.7万亩、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66.0%提高到69.9%,还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展动力活力有效释放、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批,都折射出巴彦淖尔市正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跑”。


  抓住“牛鼻子”夯实“绿色”根基


  乌梁素海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素有“塞外明珠”的美誉。作为*河流域重要的自然“净化区”和生物“种源库”,乌梁素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行走在乌梁素海环湖公路上,可以看见微波粼粼的湖面上鱼跃鸢飞,湖中的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令人心旷神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乌梁素海水质曾一度恶化。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副主任包巍说:“乌梁素海的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单靠某一部门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乌梁素海的治理,根子在岸上,把岸上的问题解决了,湖水就治理好了。”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巴彦淖尔市统筹各生态要素,上演了一场乌梁素海“变形”记——


  在磴口县的乌兰布和沙漠,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和中国-以色列(巴彦淖尔)防沙治沙生态园,阻止泥沙流入*河、侵蚀河套平原;在城镇和工业园区,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和管网建设,充分挖掘中水回用潜力,尽最大可能将中水用于工业用水、园林绿化等,其余部分进入人工湿地净化后通过各级排干沟再进入乌梁素海;在河套灌区,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大行动,引导农民和企业绿色生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乌梁素海湖区,实施生态补水、入海前湿地净化等工程,促进水体循环,改善湖区水质……


  巴彦淖尔市委书记贺伟华说:“*河水在浇灌了河套平原的耕地后还要还给母亲河,巴彦淖尔地形地貌多样,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齐全,生态地位非常重要,而乌梁素海的治理就是我们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和保护母亲河的突破口和‘牛鼻子’。”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指引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乌梁素海水质由劣Ⅴ类提高到整体Ⅴ类、局部Ⅳ类,乌梁素海流域保护修复、综合治理分别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十大特色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和中国改革年度案例,自然资源部首次发布的10个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之一。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争做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排头兵”


  4月28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巴彦淖尔农高区)正式获批。全国范围内国家级农高区增至9个,巴彦淖尔农高区是内蒙古唯一获批的国家级农高区。


  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巴彦淖尔农高区内,1.4万平方米的农高区大楼、11.5万平方米的农高区总部基地和1.5万平方米的职业农牧民技术培训中心拔地而起。


  巴彦淖尔市科技局农村科技科科长逯*向记者介绍:“巴彦淖尔农高区区域空间布局立足巴彦淖尔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基础,面向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现代化与产城村镇融合发展需要,合理进行创新资源与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布局,科学规划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生产示范与生态、生活功能区,构建‘一核引领、多园联动、农牧融合、多区发展’的空间格局。”


  巴彦淖尔农高区以硬质小麦、肉羊为主导产业,重点建设硬质小麦和肉羊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着力解决硬质小麦、肉羊品种创制和牧草蛋白含量提升的问题,打造“绿色生态牧场”,建设农牧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示范引领西北地区及*河流域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目前,巴彦淖尔农高区拥有自治区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载体38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科研站14个、科技小院17家。同时,依托“天赋河套”总部建设,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农高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1家,引领形成以各龙头企业为代表的肉羊、小麦、向日葵、生物育种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年,农高区产值达到.5亿元。


  巴彦淖尔正加快实现农牧业发展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巨大转变。贺伟华说:“下一步,巴彦淖尔将统筹各类创新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引育,到年,农高区总产值力争达到.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家,农牧业科技贡献率提高5个百分点,农高区将成为巴彦淖尔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全面打响“天赋河套”品牌,重点培育形成粮油、肉乳绒、果蔬、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依托产业,培育引进恒丰、中粮、圣牧高科等家龙头企业,扶持多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建立了紧密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农牧民享受到的产业化“红利”逐年增多,持续生产绿色优质农畜产品的积极性显著提升,成为“天赋河套”品牌产品的强大后盾。


  目前,“天赋河套”授权的53款优质产品实现溢价30%以上,带动全市农畜产品整体溢价15%以上,促进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


  世界葵花看中国,中国葵花看河套。巴彦淖尔市年种植向日葵多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4,产量占全国的1/3,全国70%以上的向日葵从这里集散。可见,向日葵产业发展对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尤为重要。


  五原县,一个小小的县城,诞生了国内最大的葵花研究机构——三瑞农科向日葵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国食葵播种面积的31%以上。近年来,三瑞农科公司加大科研力度,引领了中国向日葵品种杂交化和品质化两次技术革命,目前已成长为中国向日葵种子行业的领*企业,彻底打败了统治市场多年的“洋种子”。


  在小麦种子研发方面,兆丰河套面业公司和科研院所合作将常规杂交育种与分子生物技术有效结合,已选育出“兆丰5号”“巴麦13号”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在自有基地和订单户推广种植。科河种业、西蒙种业等公司也在玉米种子领域持续发力,已经跻身全国种子市场20强行列。


  巴彦淖尔*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对沿*湿地有特色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存、推广、转化,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目前已收集余种、份种子,同时对63种区域特色品种进行选育评价,对*柿子、华莱士蜜瓜、灯笼红香瓜等地标性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对提升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保障。巴彦淖尔市不断加大自主研发培育农业新品种的力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活力,也为河套大地持续生产绿色优质农畜产品提供了接续不断的动力。


  高质量“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


  过去的一年,巴彦淖尔市外贸总额连续4年突破亿元,特色农畜产品出口额连续13年居全区首位,占比达到64.6%。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2亿元,同比增长12%。而数据的背后,则是一项项具体工作的有力支撑。


  1月12日上午,随着一阵汽笛声响,满载着50个集装箱油葵籽仁等优质农产品的中欧班列“乌拉特后旗号”从金浩特铁路物流园区缓缓驶出,驶向俄罗斯莫斯科。今年,乌拉特后旗计划开通中欧班列55列,拟运输进出口货物量5万-6万吨,当年力争完成货运贸易产值3亿-5亿元,为乌拉特后旗进出口贸易、国际货运持续助力。


  “班列的开行可有效提高企业物流、资金流和商流效率,全面提升巴彦淖尔农产品外贸竞争力,真正发挥企业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外向型农业发展,助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乌拉特后旗旗长毅恒说。


  巴彦淖尔地处祖国北疆,扼守交通要塞,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内蒙古向北开放的前沿,也是华北沟通大西北、贯通大西南、连接蒙古国的重要枢纽。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开放的巴彦淖尔,有了更广的“朋友圈”。目前,乌拉特海关辖区共有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家,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出口至近个国家和地区。甘其毛都口岸已成为全国过货量、贸易额最大的公路口岸,开发开放经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市外贸总额连续4年突破亿元,特色农畜产品出口额连续13年居全区首位,占比达到64.6%。


  敞开胸襟、拥抱世界,是巴彦淖尔的必然选择。年,巴彦淖尔市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推进甘其毛都铁路口岸申报建设,加快实施中蒙跨境无人驾驶运输项目,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在确保口岸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加大通关过货量。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依托进口资源加工开发区,想方设法提高进口煤铜资源落地加工转化率,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稳步推进国家级籽仁、番茄和脱水菜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外贸企业设立公共“海外仓”。


  如今,巴彦淖尔开放的脚步越来越稳健,对外开放正在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新方式和更深层次不断拓展,持续书写着*河“几”字弯上开放发展的生动实践。


  “风光”无限好 大地添“绿能”


  乌拉特草原上,阳光明媚,生机焕发。中船新能源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导热油槽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现场,无数个定日镜仿佛一片静谧的蓝色海洋。


  中船新能源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导热油槽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是国家能源局首批20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同时,该项目也是目前内蒙古唯一入选并推进的光热示范项目,单日发电量达到.8万千瓦时。目前,厂区植被覆盖率已达到45%以上,是周边植被覆盖率的两倍,并且通过“牧光互补”的方式,确保了草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据了解,该项目全面投运后,年发电量约3.92亿千瓦时,年节省标煤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减少硫氧化物排放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吨,年均缴税约万元,直接带动就业超过人。“这些数据,释放出新能源电力正在奋进的信号。乌拉特中旗的产业向新能源领域快速转型发展,为工业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乌拉特中旗委书记崔景翔说。


  去年9月,巴彦淖尔市人民*府发布了《关于印发<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通知》明确主动融入*河“几”字湾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广光伏治沙、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发展模式,建设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综合示范基地。


  走进磴口县磴口光伏园区,只见成片的光伏板犹如黑色的波浪在沙漠里漫延舒展。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全县68.3%的面积是沙漠。在多年治沙的背景下,该县大胆探索,利用沙区丰富光热资源和绿色无污染优势,成功打造了一条集光伏发电、设施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光伏治沙”之路。


  目前,磴口县已经申报了“*河流域磴口县光伏+沙产业生态协同发展创新示范基地”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7万亩,规划装机容量万千瓦,计划总投资8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32亿千瓦时。


  “下一步,磴口县将全力打造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总投资亿元,装机规模达到0万千瓦,实现固沙面积约34.5万亩,种植林草植被和中药材34.5万亩,并网后发电量达亿度,自我消纳电能引进固定资产投资多亿元,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良性循环新局面。”巴彦淖尔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磴口县委书记陈功明如是说。

(责任编辑:景远)

来源:中国经济网乡村振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